10年后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往往都有这种思维
发布日期:2023-12-20 15:45:21 作者: 环球直播室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·德韦克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。她让一群孩子去完成难度递增的智力拼图。
一部分孩子拼了很久,依旧失败后,便选择放弃拼图。另一部分孩子却完全相反,当拼图越来越难时,他们的挑战欲望就越高涨。
卡罗尔·德韦克教授把放弃拼图孩子的思维模式称为固定型思维模式,继续挑战拼图孩子的思维模式为成长型思维模式。
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,会觉得自身能力不行或者运气不好,怨天尤人,逃避困难,轻易放弃。
他们一般勇于挑战自己,并相信自身能通过努力和坚持,提高个人而最终获得成功。
两种不一样的思维方法,会导致孩子在处理问题时,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和行为,最终获得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。
有一部叫作《棒球少女》的电影。影片中,女孩朱秀仁是高中棒球队的成员,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棒球运动员。
但职业棒球一直以来都是男生的天下,女球员因为天生力量有限,无法像男生一样投出高速而有力量的球。
为了验证自己有能力达到职业棒球的要求,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球场上,一个球一个球地练习。
但是对于身材娇小的朱秀仁来说,160公里的高速球,仍然是她无法达到的极限。
女生力量不如男生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,那就改换思路,提高手指的灵敏度,提高个人打出“变化球”的能力。
她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,挑战自己,并坚信自己的能力能提高,正是成长型的思维在起作用。
卡罗尔·德韦克教授也研究证实:“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,的确更容易获得成功。”
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,用积极和成长的思维方法思考。着力于提高个人,着力于处理问题,他必然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去行动。
当孩子在行动中感到满足并获得成就感时,他们会得到积极的反馈。好的反馈又会激励他进一步行动,形成良性循环,最终取得成功。
如果孩子用消极、固化自己能力的方式思考的时候,就会觉得自身能力不够,无法做到。
进而感到焦虑和沮丧,反映到行动上就会拖延或是放弃,形成恶性的循环,最终被成功拒之门外。
1.首先要学会正确地评价孩子,不给孩子贴标签,多给孩子一些积极正面的语言。
实际上,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都很难一次性做到尽善尽美,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在一次次试错、调整中,才能慢慢让事情趋近于完美。
其实错误和失败是孩子绝佳的成长机会。对任何一个人来说,逃避失败,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放弃了进步。
所以,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失败,当孩子因为失败,觉得沮丧和失落,对自己充满怀疑时,多引导孩子注重过程。
比如跟孩子说,你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,但是结果却失败了,那肯定有一些小细节被你忽略了,我们再试一遍,把那些小错误解决了就成功了。
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能力会增长,失败犯错并不可怕。
孩子通过不断探索解决了问题,既获得了成就感,又培养了思维能力,会更加增加孩子的信心,遇到任意的毛病都善于去思考解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上一篇: 想成为学霸只需要改变这一点
下一篇: 李淑萍:《终身生长》读书共享